Search

在音樂教育圈,常常有兩個很極端的現象,一種是孩子一直搞不清楚狀況,家長拉著帶著拚著一直參加各種比賽、...

  • Share this:

在音樂教育圈,常常有兩個很極端的現象,一種是孩子一直搞不清楚狀況,家長拉著帶著拚著一直參加各種比賽、一直燃燒自己燃燒孩子去考音樂班;另一種則是相反,孩子很喜歡音樂很想念音樂苦苦哀求,但家長反對,覺得孩子以後會餓死。

不曉得這些覺得學音樂會餓死的家長,是哪來的數據看見哪個走音樂的餓死。明明學音樂的真的很少薪水低於一般上班族,真的極少,那到底是覺得孩子要月入多少才能養得起自己,還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多會花,沒有月入好幾十萬無法過活,還是算命的說孩子只要不走音樂,未來一定大賺。

前陣子我貼了以前舊文,提到走音樂不容易,但我指的是「做音樂」.台灣學音樂長大的我們,大部分做的事情是「做教育」,兩者是不同的想像。做教育大部分不等於走藝術。

再說,會有哪個行業的人說想在他們那領域做好,不用費盡辛苦?現在念哪個科系可以保證以後一定能過好日子呢?

我始終認為,能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且敢去追求,讓孩子懂得 #認識自己,追求自己所想要(非家長所想要),擁有實力、維持彈性與靈活度,做什麼都會擁有他自己的一條路。只要告訴孩子,自己選擇的,就不會後悔,#也不能後悔,只要孩子能接受,有什麼不能支持的呢?

音樂班的副修生,是最可憐的群體之一(不管器樂),後來遇到一些鋼琴副修生,其實都很愛鋼琴(每次聽到我都很感動),但是在音樂班的學習過程裡,總會有很多聲音說:「副修不重要,練好主修就好了」好像吃飯時就不能喝湯,同時吃飯又喝湯必有生命危險。

「你是副修麻,練這樣就好了、彈這樣已經很可以了」然後教個大概應付考試,「副修麻,考試只占20%,不用花太多時間」。中學時期,我很喜歡小提琴,真的很想好好學,然而中學六年不幸我換了六個小提琴老師,其中有兩個我很喜歡,但都在學了一年後,剛好遇上老師結婚生子沒教了,另外其中兩個老師其實人不錯,但每次上課都說副修這樣已經很好了,考試只考前面,所以我們拉了每一首的前面。當時我心裡有個委屈的聲音:【#我就喜歡_想學好不行嗎?#這不是念音樂班該有的優勢嗎】我也沒有因為副修比較少練,主修就變得多好。另外還有兩個老師,是看同學換過去之後變得很厲害,所以轉過去,轉過去之後才知道原來同學變得很厲害,是外面的老師教的。

為什麼副修生很可憐?因為普通班學生都可以單純因為喜歡音樂好好學,想練就練,想上課就好好上,副修生連喜歡那樣樂器,當興趣好好學的權利都沒有。開心的練著副修,主修一定會變很差,副修沒練擺爛,主修就會變好?
#得了吧這些大人 

自己經歷過這些,也經歷過大學放榜後,老師特別打來家裡訓斥明明成績有到為什麼填私立學校沒填師範體系。(去他的升學率)

當時的我即領悟到,小時候我們都看過某些大人,希望自己長大可以變成那樣,也看著某些大人,期許自己以後不要變成那樣。

懊惱著無法控制孩子的大人,其實是無法控制他們自己。

【延伸閱讀】

畢業後教琴後再學琴,也可以因為「我喜歡」
https://www.pianistpei.com/2020/08/13/because-i-want/
孩子,不是大人的棋子
https://www.pianistpei.com/2020/01/12/risingstar/
為自己所想要,承擔代價
https://www.pianistpei.com/2020/09/01/a-brief-talk-with-pupil/

#學音樂 #音樂班 #音樂系 #學興趣 #我念音樂班可以只為了學音樂嗎

⏰【活動訊息更新】

「巴哈創意曲專題研習」剩下一個名額。【2/27更新:已額滿】
表單:https://forms.gle/aQxU5xA5tPtYgiaw8 

匯款完成才視為完成報名,依匯款時間列報名優先順序。滿額後列候補順序,沒排到將全額退費。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鋼琴家蔡佩娟官方網站。 合作邀約請洽:[email protected] 音樂與生活美學
View all posts